我找回了快乐作文450字(我找回了快乐)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我找回了快乐作文450字,我找回了快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找回了快乐 在生活中,有收获也有不得已得舍弃。
2、得到与舍弃,舍弃与得到,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3、有些东西我们丢弃了还能找回。
4、有些东西却不能再找回,成为人生中的一点遗憾。
5、 进入初中以来,大批的学习任务、练习资料、作业如小山一般压过来,让人喘不过起来。
6、我感觉自己丢失了快乐,心中总是向往着跟着风筝肺泡的那些时光。
7、 一次上体育课时,忽闻有同学高声一鸣“哇!野草莓!”我的脚不由自主的向那里跑去,果然在阶下长着一丛野草莓,有的已扒开了绿叶,红红的对着你笑。
8、 这个发现是我十分兴奋,如同婴儿刚睁开眼看到世界般欣喜。
9、 后来我仔细的寻找,竟发现学校里到处都有野草莓的身影。
10、我每回都为又发现一个熟的野草莓而欣喜,并把它轻轻摘下与朋友分享。
11、看着朋友们接受它时脸上漾出的笑,我觉得阳光照耀在了我的身上。
12、 野草莓或许并不是美味,在我看来确是珍馐。
13、不止是野草莓,我还发现了苍耳、小野菊、蒲公英等。
14、这个原先对我来说死气沉沉的校园,忽然变成了百草园。
15、我和朋友一起去吹散蒲公英,一起去数花瓣,一起去品尝草根的味道,同时感受着来自周围友善的微笑。
16、我感到身边充满阳光,一切都生机勃勃。
17、 我恢复了开朗,快乐的心境。
18、也使我茅塞顿开。
19、认真对待你的生活吧,只要有颗红心,哪怕只是一颗野草莓,也能改变你的生活。
20、这个就要看你如何开动脑筋了你这是把周六周日的语文作业发上来了吧还是要发自肺腑的写文章那一年,我从北方的学校转到了南方的学校。
21、从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学校,望着身边陌生同学、老师。
22、以前的快乐全部都烟消云散 ,自己感到非常寂寞和孤独。
23、有一天,那是一节英语课。
24、突然有人敲门,老师开了门,拿回一封信,我很好奇:“在这种地方,会是谁的信呢?”也许那时全班同学都跟我一样好奇。
25、我没再多想下去,安安静静的做着我的作业。
26、但是,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同学告诉我,说那是我的信。
27、“我的信”我的心在砰砰跳“真的吗?我的确告诉过廖晨她们给我写信,真的是她们给我的信吗?”我不再想下去,只是期待着马上下课,反正下课就知道了。
28、“叮铃铃……”下课了,真慢呀,不过马上就可以知道信到底是谁的了。
29、“许瑛哲”老师突然喊到。
30、我立刻跑到老师面前,“你的信。
31、”老师把那个信封轻轻的交给了我。
32、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那真的是我的信。
33、不过我马上反应过来,微笑着接过信封……瞬间,同学们都围住我,那一刻,快乐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34、从此,我和以前的朋友开始了书信交流。
35、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信虽然比网络、电话要慢的多。
36、但我却喜欢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在书信交往中,有写作的快乐、有阅读的快乐、有等待的快乐……它不仅增进了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
37、它让我比以前更加快乐……。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14年非车险经营分析及2015年发展管理举措(非车险部)在过去的一年中,非车险业务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浏览全文>>
-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发展观念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无论是气候变化、...浏览全文>>
-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中,火星始终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目标。作为地球的近邻,这颗红色星球承载了无数科学家...浏览全文>>
-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宏伟征程中,火星始终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目标。这颗红色星球不仅以其独特的地貌吸引着科学家的...浏览全文>>
-
当我们仰望夜空时,火星常常是一颗明亮且显眼的星星。它那独特的红色光芒让古代文明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敬畏。在...浏览全文>>
-
在太阳系的行星家族中,火星是离地球较近的一颗行星,它以红色的外观闻名,常被称为“红色星球”。然而,除了...浏览全文>>
-
在遥远的宇宙深处,火星这位神秘的红色星球再次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一组令人惊叹的火星“侧颜照”传...浏览全文>>
-
在网络上,“火星包王子”这个梗其实是一个结合了幽默与创意的网络热词。它起源于一段视频或者是一些网友的调...浏览全文>>
-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火星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这颗红色星球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吸...浏览全文>>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火信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通讯软件...浏览全文>>